本文作者:免费文案网

《蒹葭》教案_蒹葭教案批注赏析

笙念 -23 秒前 ( 2024-08-13 19:37:15 ) 0 抢沙发

(通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篇2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习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

篇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篇4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国庆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幼儿园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③相知:相亲。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习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篇5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

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

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

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

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

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

请同学讲讲。

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

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

「二」《蒹葭》教学过程

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

(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

(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

(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

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

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

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

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

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

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

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

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

第一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

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

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

第二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

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

(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

第三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

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

(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

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

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

(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

(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

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

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

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

篇6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二、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篇7

一、读,正音。

雎鸠 窈窕 淑女 好逑 参差 荇菜 寤寐 辗转反侧 琴瑟 芼

二、节奏。

三、疏通文意。重点字词。

四、课文理解。

1、《诗经》介绍 「注释」

2、这首诗主要写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一往情深的追求。写作顺序:爱慕——追求——思念——梦中成婚

3、假设你就是那一往情深的小伙,看到一对雎鸠鸟在关关的叫,你作何感想?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我什么时候就会求得一位淑女跟我琴瑟和谐」「兴」

4、假如你看到姑娘在船两边努力采摘荇菜,你作何感想?这种情感只写一句表达与反复表达区别是什么?「反复表达强烈的表达了青年男子的感情,重章叠句」

5、归纳诗经写法:兴、重章叠句

五、积累诗经名句。见《中学生必背古诗文》2页。

六、默写。

一、注音。

蒹葭 溯洄 萋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在水之坻 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二、翻译。

三、诗文理解

1、 这首诗描写青年男子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求之不得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相关句子?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三次的写?「追求的.艰难执着」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假如你是那个痴情的小伙,看到芦苇茂盛,白露成霜的情景,心理想什么?作者为何反复写到这个情景?「凄凉,失望,焦急无奈」

蒹葭教学完整

3、 归纳写法 烘托 重章叠句

四、默写。

《蒹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

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 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 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 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四、 《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

五、 请用500字写一篇《采薇》的赏析文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3 秒前 ( 2024-08-13 19:37:15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免费文案网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